帝的五行属性吗?

傅裕家傅裕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帝”字的字义演变过程 《说文》:“帝,天部主也。从丿,从二,上见一;一者,地也。帝,天之合也。” “帝”是会意字。它的本义是天地阴阳交和而生万物。《周礼·大司马》中有“正日月、人王之位……致其鬼生,形其妖祥”的话,“致其鬼生”中的“帝”就是大地生长万物的意思。这是以“帝”指代土地神。这种用法今天已经不用了。现在所说的“上帝”指的是天,即苍天上帝,也就是自然界的神。 古代的祭祀用牲,分“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尔雅·释天》:“圜丘元祀天,方丘元祀地。”所谓“元”,意思是“开始”或者“第一”。也就是说,在祭坛的形状上,祭祀天用圆形的,而祭祀地用方形的。至于为什么如此,周朝的《春官·司尊彝》给了答案:“圜丘祀天,於豆笾实,韭菹醢酱,卵。方丘祭地,于豆笾实,脯醢酱,黍稷。”意思是说,祭祀天上用的器皿里的食品形状是圆形的,而祭祀地用的器皿里的食品形状是方形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之物圆,地之物方”啊!可见古人是以宇宙天地的形状来解释天人关系,并且为“帝”赋予了一种纯粹自然的含义——天地万物起源与运转的本原。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世间的各种现象并不是如上帝那样孤傲冷酷,而是有着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它们是有生命的,因此人们对这些生命体产生了敬畏之情,希望借助某种力量或神明来安抚和帮助自己,消除恐惧感和不确定性。在这种社会心理背景下,人们自然就将那种自然本原的“帝”人格化了,甚至把它当作人间王朝国室的始祖。这样,“帝”就具有了双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万物起源与运转的本原,二是指人世间君权的始祖。于是,“帝”便成了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这一点,孔子说得最为清楚(《论语·泰伯》)。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自然界的神”和“人世间的神”,仅仅是为了论述方便而已,并不是真的认为神灵世界有截然分开的两个部分。神灵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人类既可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可能没有任何位置。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