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计量几千?

洪炳闰洪炳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啊,我原来没有仔细思考过。今天刚好看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段就拿来分享下吧。 原文:黄帝曰:人之肥瘦大小,各异不同,其气血津液,在各何部而取之?岐伯答曰:人之血气,惟脑为首,诸髓皆属于脑,故脑重。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肺气焦满,布行诸经,故胸腹满,身体消瘦。其热内作,消谷善饥,体重,其汁流溢,润养皮毛,充肌骨、皮肤干槁,毛发脱落,气盛发热多汗,汗出中风者,风气相搏,风入腠理,汗液外泄,风郁于皮里之间,发为痹证也。

肝气虚,则少食,无寒热,口苦,小便黄;肝气实,则多食,身热,小便赤。脾气散精,上奉于心,心脉得温,故喜食。脾有运水化湿之气,熏于三焦,气化则能出焉。三焦气盛,则善食欲愈;脾胃气虚,则不能营津,五脏失其濡润,身体渐羸。 肾主五液,津液各走其道,化气归元阳,煦养心脉,是以寐而不寤。若阴气不凝,阳气不行,丹田温暖,精液流通,化而为水,升腾灌溉,滋润周身。若劳伤肾气,房室不节,燥火内生,封固失职,精气外泄,腰府疲软,头晕耳鸣,精神恍惚,健忘惊悸,二便自遗,形寒肢冷。

夫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口,故渴。今脏燥,津气上升,虚火上炎,故烦渴引饮,大便干结。津液得通,胃气调和,饮食自倍。若病后阴虚,津液不行,但食量减少;阳微阴弱,不能消导,纳谷迟滞,亦令食减。若邪气阻滞,津液不得宣通,气不得布达,营血逐渐枯槁,肌肤失去濡养,则瘦。邪热炽盛,耗损津液,病者消瘦,但神气自如。若劳倦伤脾,或久居湿地,或露卧当风,或涉水淋雨,或汗出不当风,或贪凉遂寒,或生冷不节,或房劳过度,损伤元气,皆令消瘦。有脾胃虚弱而不能受纳者,有胃气虚衰而无法腐熟者。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