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五行属性是什么?

厉琬钰厉琬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亭”字是一个指事文字,上面部分是“高”字的初形,下面部分是个“木”字,合起来表示用木头搭建的高台或建筑物。本义是指有顶无墙、供游憩用的长方形建筑物(如亭子)。《说文解字》中:“亭,停居也。从高省。”段注:“此字当以‘高’为声,则其义为停聚所,可休息。” 亭字在甲骨文中像一座建筑的样子。金文中有的将上面的“高”变成“永”;小篆中将“永”写成“丶”;到了隶书、楷书,变形成现在的样子。 “亭”字在古代除了表示有顶无墙的建筑物外,还可以指示地名,或者用于人名、地名用字等。

《晋书·宣帝纪论》:“帝乃亭侯,世宦京兆,出自魏太祖武皇帝之十八叶孙。”“亭侯”就是“亭”字的侯国封地。东汉末年,割据江东的孙吴称帝后追尊其父孙坚为文桓皇帝,孙坚的弟弟孙静被尊为昭烈侯。孙静的儿子孙翊被封为东阳亭侯。东汉中期以后,爵位已经不再实授,而是作为一种荣誉官职和俸禄收入。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规定天下分置10个节度使,每节度使统辖数州之地,负责调度本军及附属部队,统管军事、民政等事务。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抬头,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到唐末,藩镇不再受朝廷节制,完全成为地方上的土皇帝。这些手握重权的地方军事首领大多是少数民族出身的节度使,汉人出身的节度使很少。有一个汉人出身的蔡州节度使,不仅地位重要,而且非常独特。因为这个节度使姓李,名字叫伯玉。他死后谥号忠懿,后世称李忠懿王。这个叫李伯玉的人正是唐代宗李豫的孙子。因为这位孙辈王爷的封地主要在蔡州,故此被称为蔡州刺史、蔡王。他的后人以王为姓,自称“西平郡王”。这个姓王的家族生活在今河南上蔡一带,到了元朝时期还相当富有并很有影响力。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