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丁未五行属什么?

郜彦林郜彦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时辰是古代对一天中时刻的称呼,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古人将子时、丑时等分成六个单元,每个时辰2小时,又因“子午卯酉”四地支分别与“寅申巳亥”对应,所以每一个时辰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名称就是该时的别名,也叫作“别称”或“钟头”;此外也有以“日”为单位来计算时间的,称为“刻”。 古时一天共12个时辰,一个时辰分八刻,一刻相当于现在计时法的40分钟。 十二时辰(360°÷12)=30° 每两个时辰间夹角15°。 每个时辰包括三个部分,各占10°。 正名+时间+方向(正东、正南……) 子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时至1时。 丑:鸡鸣,又名荒鸡:1时至3时。 寅: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清晨:3时至5时。 卯:日出,又名早霞、朝阳、日始、朝日:5时至7时。 辰:食时,又名早膳、早餐、昼食:7时至9时。

巳:隅中,又名日禺、日夕、日暮、傍晚: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午、中午:11时至13时。 未:日昳,又名日跌、日央、下午:13时至15时。 申:晡时,又名哺时、夕食:15时至17时。 酉:日入,又名日落、日沉、黄昏:17时至19时。 戌:黄昏,又名日落、日没、日沉、深夜:19时至21时。

亥:人定,又名定昏、半夜、午夜:21时至23时。 冬至后,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 古时候人们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把每一个小时划分为四个时刻,分别是: 子初:23分至1时。 丑初:1时至2时。 寅初:3时至4时。 卯初:5时至6时。 每一个小时的第一刻就是“子初”或“丑初”,表示这个小时的开始,也就是今天的开始。最后一个瞬间就是“亥末”或“戌末”,表示今天结束了,进入明天的第一个小时。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