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字五行属什么呢?

莫雨鹤莫雨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姓氏渊源 崔姓始出自姬姓,是西周诸侯国齐国的公族;春秋时齐国公室衰微,有公孙文仲、公孙捷、公孙杵臼等大夫,因其封地崔邑(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遂以崔为氏。该支崔氏血统在汉武帝年间受到皇家的认可,史称“汉济阴王崔氏”,世系一直延续至今。

二.名称溯源 《元和姓纂》引隋代杜台卿所著《姓林》云:“崔氏,齐之公族也。姜太公号齐桓,其十世孙名为小白,佐齐僖公而霸,谥曰武,子孙以其谥号为氏。战国时有崔杼,齐庄公异母弟。崔杼之妻与齐庄公通奸,因崔杼外出未归,于是妻子设计杀死齐庄公。事后崔杼回国,得知此事,大怒不已,将妻子及齐庄公的尸首陈于厅堂之上,用箭射向二人,并将箭射入尸体之内,以此惩罚不贞的妻子。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位英雄英雄的景仰和追慕,特将“崔”姓的字形设计为“高耸且带尖刺”的模样,并沿用至今。

三.迁徙分布 汉代以来,崔姓已遍布全国各地。东汉末年,燕国人崔懿出仕晋廷,被封为阳曲侯,食邑于太原郡。此后其子孙世代居晋。魏晋南北朝之时,因“五胡乱华”导致中原战乱频仍,崔姓族人或北迁至幽蓟一带,或南渡长江,进入江南之地。唐太宗李世民赐契丹首领李尽忠姓崔,名道允,表明此时崔姓已分布于辽东和塞外地区。金灭北宋后,北方的崔姓族人开始陆续南下,定居江南。清乾隆年间,山西崔姓作为洪洞县老槐树底“移民后裔”的一部分被分往直隶(今河北省),可见当时崔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

四.郡望堂号 据载,西汉时期,济阴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崔氏便已声名显赫,后世称其为“济阴第一世家”;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女儿山阳公主驸马都尉崔英,其故居后被封为“爵里”;北魏时,又因山阳郡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故此支崔氏又以“山阳”为郡望堂号。范晔著《后汉书·卷七十二·崔列传》中,即有关于“济阴”、“山阳”二郡的记载。隋唐时期的博陵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也是崔氏重要的郡望所在地。

至于堂号,则是后人根据先祖功勋、遗德、逸事等立祠纪念并为之题写的堂号。每一个堂号都有着特殊的来历:

1.郡望堂号 如博陵崔氏的堂号作“德星”,原指三国时曹魏的名臣崔琰。据载,此人容貌雄伟,风度高雅,言谈举止充满魅力。一次,曹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崔琰,以便攀结这门亲家,但崔琰不愿与皇室联姻,就借故推脱了。后来,曹操还是把女儿许配给了他最为喜爱的儿子曹真。另外,唐代诗人杜甫有一诗作《崔氏东山草堂》,全诗内容为:“爱酒宋玉宅,嫉俗山公宅。吾何敢自比,聊似陶渊明。扰扰乌衣巷,迢迢白马湖。晚登四望亭,寂见西山云。独往定何处,空来怜野芬。孤烟寒更远,落叶晚更繁。风急蝉音静,日曛雁字乱。天涯羁旅意,江上避秦人。”诗中的崔氏东山草堂就是洛阳崔氏的别业(别墅)。

2.贤孝堂号 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阶的府第内有座贤孝堂,内供着孔子及七十二贤人的牌位。这七十二贤人中既包括颜渊、冉有、子路这些孔子的得意门生,也包括子贡、宰予等有过错却被孔子宽容对待的弟子,由此可见该堂号应该指的是以“德行”著称的先贤们。

3.科名堂号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潮在《虞初新志》中,记述了自己的祖居之地——江苏镇江的“万顷堂”。张潮在文章开头处说:“余居京华,离乡万里,每至暮春,思莼鲈[chún]而起兴,恨无扁舟载李伯仁、张竹坡游梁。迨[dài]秋,客有自镇江来者,曰:‘余见水天深处,万倾波涛,有楼阁数间,缥缈云中,非仙灵居处而何?’余疑所谓‘万顷堂’者,盖以此为堂号矣。”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