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如何能持久?

牛小陆牛小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答案,不可能持久的,只要人类还在呼吸,空气就被污染,只是轻重缓和问题而已。 首先明确一点,pm2.5是指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物。其大小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由于人体呼吸道的有效滤过作用,只有直径小于5um的颗粒才能进入肺部并沉积下来。而pm10指的是大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又称可吸入颗粒物。虽然它比pm2.5要大得多,但是pm10并不能完全被过滤系统拦截,也会有一部分进入人体。 其次来分析来源,目前研究认为pm2.5主要有两种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又可分为岩石风化、植物释放和土壤尘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工业粉尘和各种工业过程等。 其实,自然界本来就有pm2.5存在,例如火山灰、煤炭燃烧以及土壤尘等等。只是天然存在的pm2.5含量很低,而且形态与人类活动产生的pm2.5完全不同。

所谓自然源主要就是指火山喷发、地震等引起的矿物颗粒,这属于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即使现在没有火山喷发或者地震,大自然本身也在不停地产生pm2.5,只是量非常少,对大气污染影响不大。 而人工来源就复杂了,有各种各样的废气排放,如汽车尾气和工业尾气的排放。这些排出的气体经过扩散,形成肉眼能见到的烟雾。其中除了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氮氧化物(主要是nox)之外,还有酸酐类化合物。当这些物质遇到潮湿的空气或雨滴时,就会形成二次气溶胶,进而形成pm2.5。 现在比较被广泛认可的说法是,在各类型烟尘中,以煤燃烧产生的二次气溶胶浓度最高,生物质燃料次之,石油焦糊渣再次之,汽油最低,柴油居中。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也无法避免pm2.5的产生。因为天然气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不仅含有甲烷,还含有碳氢化合物、硫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的混合物,经燃烧后同样会产生pm2.5。只是含量远远低于煤炭、石油以及其他生物质。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人类活动的污染物排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经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进程,这势必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上的,只要控制好污染物的排放,我们的经济就能可持续成长。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