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生肖?

陆荣馥陆荣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冬至”吃什么,是个有趣的话题。 按照我国民间风俗,冬至时,人们不但要吃饺子,还要用饺子皮擀饺子皮、包饺子,据说这样就可以辟邪祛病(病毒),来年身体健康(少生病)。 事实上,在唐代,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杜甫在《冬至》诗中写道:“冬至阳生春又来,天子祭天百官朝。”可见,唐朝统治者不仅自己祭祀天神,还规定百官在冬至这一天朝贺天子。 到了南宋,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更加盛行,南宋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就有这样的记载: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尚品萧蔬,以糖、蜜做糕果,粉脂米为丸,供佛及舍斋僧。家户皆用糯米粉、糖作圆子,粉面做成各种物像,或团或片而馅之。” 关于“冬至”吃的食物,还有另外的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食圆子。”在宋代,人们除了吃饺子外,还要吃圆子 (汤圆)。

不过,从元代开始,吃饺子成为“冬至”惟一正确饮食。元人吴师道《冬至》诗云:“年年冬至唯今朝,有酒无情得几杯。破帽遮颜还是客,细皮挑面更谁肥。”可见,在当时,如果谁要是吃了饺子以外的食物,那可是很奇怪的事。明、清时期,皇帝要亲自过问宫廷的冬至礼仪,并命翰林院起草仪式流程;而百姓在冬至这一天也不例外,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敬奉祖先。同时,人们在冬至这一天还要喝腊八粥、腌腊八蒜。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这些食物呢? 事实上,古人之所以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气,是因为古人把冬至视为“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行南至)。所以,在古代,人们要把冬至作为新岁的起始。在唐代,人们不但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还把冬至当成节日放假一天! 我们今天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古人的诗句中找到影子——唐代诗人苏味道的诗句“冬至夜催长,景风飘节序”说的就是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象征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冬至赋》中说:“冬至之夜,虽幽暗昏朦,然天地日月之象,历历可在目前。”苏学士说的“幽暗昏朦”正是指冬至白天最短的“黑夜”,而他说的“历历可在目前”就是指可以看见朝阳渐渐升起的景象——“阴阳移顺位,日月换新昭。” 其实,无论是饺子、汤圆,还是萝卜、豆腐,它们的诞生都与冬至后的“白昼渐长”有关。

在冬至当天,虽然太阳依旧直射南回归线,但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短。过了冬至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开始慢慢增长,直到夏至达到全年最高。在冬至后,无论怎样搭配食物,都象征着“阴极之日,一阳初升”。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