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胃炎怎么办?

蒙欣馨蒙欣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儿童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比较多见,可引起消化不良、饮食不佳、体重减轻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贫血、乏力、消瘦、发育迟缓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 引起本病发生的诱因主要有: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2) 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3) 自身免疫力低下。 目前认为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该菌可通过口--口传播或餐具、水等传播,也可通过父母及长辈的消化道传染给婴幼儿。有资料显示50%左右的慢性胃炎患儿伴有Hp感染。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多在健康检查或在其他疾病诊疗时做胃镜检查发现。一部分患儿可有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泻、贫血、消瘦、乏力、生长缓慢、行为异常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多动症等。

【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可明确显示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可在胃镜下清除少量的幽门螺杆菌。还应进一步行相关检查以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血清生化全项、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测定、大便潜血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抗体检查等。

【治疗原则】 首先应祛除一切诱发因素,同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对于HP阳性的患者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服药4~6周。 除用药治疗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做到三餐规律、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还可以进行针灸、按摩、推拿、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疾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疗效。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