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的五行是什么?

皮鑫迪皮鑫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垄,luó gǒng ㄌㄨㄛˊ ㄍㄨㄥˇ 象形字。像田中长着禾苗的样子。“陇”本作“垅”。《说文》:“垅,土高起也。从阜、龙声。”“陇”初写作“籠”(見《說文·隴部》)。後來字形演變為「垄」或「垅」。

“隴”的字形古雅可愛,“垄”的字形便礙眼得多——上面那一橫寫成一豎,不時出現「里」或「甲」,底部那筆劃常被人忘記,結果就成了「田」字。 “陇”的字形本自「龍」。古人造字時,在「龍」的上半部分加一短横表示「土」的意思;下半部分的字形則是一頭順騰而上的「龍」。全字象兩條龍在土地裡互相盤旋之意。這個字跟「隆」、「珑」等字的構形理據是一样的。 (一)〈動〉 在土地上隆起[build up] 壟,壅也。――東漢·許慎《說文》 有陇者,有水泉。――唐·韓愈《醉留別》 (二)〈名〉 丘陵;高地 [hilly land;mountain ridge]。如:隴畝(田地;農地);隴阪(山坡);隴原(隴山);隴首(嶺头)

1.lóng 〔隴右〕即"陇山",在中國甘肃省東南部,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2. lǒng 特指中国陕西省渭河中游河谷地带。亦稱"渭河平原"、"西安平原"。 以上读音和字義都沒有错,但是用現代标准來看都有問題。现代规范汉语中,“陇”只作姓氏或地名,其他用法均用“垄”。《现代汉语音韻學》中说得很清楚:“现在‘隴’字只作姓和地名。” 读lóng 的字大都表音,只有“隴”一詞例外。它既表意又表音。“隴”字本指“隴山”(今甘肅省隴西县西北),但讀音lóng 時則完全表音,不再表示任何意思了。

然而,“隴”字在古籍中常作“籠”、“瓏”,這些字都沒有「龍」的字根,所以不能表音。這樣一來,它們就成了一類同音字。《周禮·考工記·廬人》“陵轢(齟轢)之制,行潦之水,朝車而不積。”鄭玄註引《夏小正》曰:“山之稜,木之叢……車轍之濼。”“陵”就是“隴”;“行潦之水”,“沼沚之中”,“朝車”是早晨的車马,皆“陸行”。 這樣,“隴”就像“登”一樣成了多音字。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