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符郅符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辞源》中“衫”字是这样解释的:“襦之无袂者。” 也就是说,“衫”就是“短袍”的意思,与“裳”相对。那么,“襦”又是什么呢?《释名·释衣服》中说得很清楚:“襦,濡也;短衣也。” 这里提到的“濡”字很有意思,《说文》中解释这个字时说:“濡,湿也。从水,而声。”“濡”本义就是指雨水或者露水沾湿了。所以,“襦”就是雨水或者露水打湿的衣服嘛!

“衫、襦”和“雨”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在制衣的时候,为了防雨,会在里面衬上一块吸水性能很好的布,类似于今天的毛巾。这层内衬的布料需要随时更换,因为它要承受汗水的浸渍,又要防止被水打湿。这块内衬的布料就是“襦”或者“衫”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襦”和“衫”的主要原料都是丝织品,所以它们的颜色通常都很鲜艳,这在古人的诗句里就有反映。比如王昌龄的《春宫曲》中有“钿朵云深闻乐处,玉钗摇动彩鸳飞”,这里的“钿朵”指的就是用金子或银子做的绣花球,用来点缀在“襦”或“衫”的上半部分;再如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落荷花碧。香径晚风寒,薄妆罗绮单。鸳鸯来对浴,贴鬓金鹦鹉。细语莲花侧,笑引梁间燕。”上面的“翠翘”就是用翠绿色的羽毛来做成的首饰,插在鬓边,下面一句中的“香径晚风寒,薄妆罗绮单于”指的就是穿着单薄的“襦”或者“衫”在莲池边散步。

总之,“襦”和“衫”都是非常漂亮的裙装。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保暖。如果遇上严寒冬天,古人就只能以“裘”代“襦”了。关于“裘”的解释《辞源》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即今之皮袄。外覆以裘,故冬服唯此。” 看来,先人们的确是用智慧为我们创造了完美的服饰文化。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