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是什么生肖?

昌娅露昌娅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舂米是古代一种采用石臼、杵臼等工具,将稻米打成粉的操作过程。在现今社会已逐渐被机械化所取代,但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可以见到其踪迹。 要说起这“舂”字可有点来头了!它可是个会意字。由“禾”与“仲”二字组成。其中“禾”表示与粮食有关;而“仲”即是指春种秋收中的春季,也指中间。所以“舂”的意思就是把颗粒饱满的稻谷放在石臼里用槌捣去外皮和米粒的环节。 而在古文字中也有“舂”的字形出现。在金文中,“舂”字如同一个倒着的“酉”字(金文的“酉”字作形状如反写的“高”),上方的一竖表示竖起来的柱子或者立着的杵。至小篆则又变成了上下结构,上面的“辛”代表的是锥子或舂米的木棍,下面依旧是一竖,象征立柱。直至隶书、楷书出现后,才变成了现在的字形。所以说,在这“舂”字的演变过程中一直都有象形因素存在。由此可见古人造字之精妙。

说到这“舂”可不止一个意思。比如我国古代有一种刑罚叫“舂米”,其实就是用杵杖击打犯人胸部使其昏迷的一种酷刑。而在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舂米”一词,正是描述的这种症状:“……胸臆中有痞气……若醉而饱酒,息数而烦心……若在醉醒之后,解衣食,以手探膺胁之下,有积块,按之则痛……”而现代中医仍沿用此词,并解释为:“积块在胸膈间,按之疼痛,脉多弦或紧。”可见这“舂米”之酷刑从先秦一直持续到汉代,而后延续至今。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啊! 除了人身之“舂”还有岁月之“舂”:“一春复秋风,人影不可见。独坐绿阴下,遥知暮雨散。”“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形容春季的重要;而“一夜不归何妨事?明朝放尽千朵红。”则是感叹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