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湖南多少明星?

尉迟青岑尉迟青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湖南的星,其实大多在长沙。衡阳、邵阳也有,但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和长沙比。 长沙自古出名人,战国时期屈原投江自尽于湘水;汉武帝时,重臣司马相如流放永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先后客居长沙,留下“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西川有李龟年,自称将军部下吹笛人”的名句…… 近代更是出现了一批文化名人和工农运动领袖。毛泽东、刘少奇都曾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陶铸、左权等曾在此任教;徐特立、袁仲谦、郭亮、蔡和森等人也来自这里——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毛泽东。他在这里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菩萨蛮·五岳归来不看山》等脍炙人口的词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大规模培养干部,于是在1958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正规大学——长沙工学院(现中南大学),面向工矿企业招收学员,实行军队化管理,目的是培养出一批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国家建设人才。

当时中苏关系良好,苏联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学校设立冶金工业学院、石油开采和钻井工艺研究院、矿山机械分院等三个系、四个专科,培养对象主要是冶金、地质、采矿以及武器制造方面的技术人员。除了冶金部所属各工厂、矿山、地质部门外,还受到了来自军工系统的重点关注,因为当时全国只有一个地方可以生产核弹头——就是位于甘肃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这个基地的后勤供应,主要就是由这个不知名的工科院校承担的。

于是,学校又被授予了“军工系统优秀学校”的称号,成为国家计划内统一录取的重点高校之一。在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年间,从湘雅医院前坪的礼堂到教室、宿舍到食堂,到处都是埋头苦读的身影。学校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上午4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晚上3小时,课间休息十分钟。上课的内容包括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而且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考试基本都是闭卷。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学校的体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1978年恢复高考后,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入学待遇逐步提高,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越来越广。尤其是1989年以后,学校开始大量扩招,每年招生人数从原来的七八十人增加到五六百人。尽管学校规模扩大了,但培养质量并没有因此下降。199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所通过该评价的非部级重点大学。1998年,更名为中南大学。 如今再提起母校,那些曾经在艰苦环境下求学的杰出校友总是充满自豪,他们之中很多人成为了栋梁之才,也有不少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个行业的开拓者或引领者:两院院士22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人,沃尔夫奖得主1人,索尔仁尼琴文学奖得主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正是这些闪耀的明星点缀了这片星空,使故乡的夜空格外璀璨!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