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23是什么生肖?

卞铁锁卞铁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腊月(农历十二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 腊月有“腊祭”的风俗,所以腊月初八又称“腊八节”;腊月初二、初三,民间多祭祀祖先,称为“祭灶”;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小年”,主要习俗是扫尘;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公鸡,赶大水(指洗澡);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做好吃;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正月初一,新年新气象;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正月二十,送神回庙;二月二龙抬头;……直到三月三,才正式结束。 这其中,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就是公历的1月21日至24日,是传统的小年。

在我国古代,过小年的风俗并不是统一在腊月廿四这一天。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说:“腊月十四日,造桃板花符。”可见当时的小年是腊月十四。唐代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腊月畅想曲》:“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说明唐时的小年也是腊月十四。宋朝时小年就改为腊月二十三。明初朱元璋制定了腊月廿五日是小年。到了清朝,又改为腊月廿四,并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国古代把小年的日期定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呢? 原来在古代,无论是皇家还是庶民百姓家,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都要举行“辞灶”或“送灶”之礼。

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辞灶》记载了明代的“辞灶”仪式:“腊月二十四日,祀灶,而遗炉中之火,谓之‘辞灶’。” 清代《燕京岁时记》中也有关于“辞灶”的记载:“二十三日,灶王爷要上天言事。是夜,须备肴馔,浇酒于灶,谓之‘送灶’。”

不过,无论是“辞灶”还是“送灶”,其时间都约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两天之中。 至于为何定在农历十二月,据说与古人“腊祭”的风俗有关。汉代郑玄在注释《礼记·月令·十二月》中曾说:“十二月,万物毕成;十二月,众阴毕息。”也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份,万物已成熟,阴气也消尽了。

至于农历十二月为阳历年份的确定,则源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一个轮回大约需要365天。因此人们将冬至作为计算农历年份的一个基准点。以冬至日为农历一年的第一天并由此展开,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农历和阳历的日期对应关系就要重新调整一次。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