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血常规有什么作用?

贺乙栩贺乙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血液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血液凝固,这个过程是由血液中具有凝血功能的细胞参与的。 血液从人体器官和组织里流经血管时与血管壁相互摩擦,某些组织损伤或血管破裂时可以释放出组织因子,这是一种嗜肝蛋白质,可以激活凝血系统。 这种蛋白进入人体后,可形成一种复合物“凝血酶原-血小板聚集物”,它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关键物质,有使血液凝固和止血作用。

许多药物可以影响和改变血液的凝固过程。因此临床上经常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凝血情况来判断药物对机体的影响程度。而血常规检查能检测到这些非常规的凝血现象。 做血常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用药效果和预后等情况,还能帮助诊断很多与凝血有关的疾病。

一.提示贫血程度 如缺乏铁元素导致缺铁性贫血可使红细胞的数量减少,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外周血中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值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有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二.发现潜在问题 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成分的数量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的问题,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三.判断有无感染 通过观察白细胞的数量,还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若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则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若检查发现淋巴细胞数目增加,可能说明是病毒感染。 通过对不同时间检测的白细胞分析还可以大致推测病程,判断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四.评估疗效 通过观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还可帮助评估药物的疗效。例如,如果服用抗肿瘤药物后,发现白细胞下降,提示药物产生了副作用,需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测风险 通过观测血液当中一些特异性指标的水平,还可以帮助评估未来发生某些特定疾病的概率。 例如,通过检查胆固醇水平的偏高或者偏低,可以帮助预测日后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通过检查叶酸水平,可以提前5-10年估计妇女未来患宫颈癌的风险等等。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