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跟随美国加息吗?

武苏亚武苏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曾在之前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写过一篇文章《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文中大致分析了当时美联储加息周期内我国的应对之策,及加息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此次加息与上次加息有诸多不同,我国政策层面所处的时期也有所不同,故而简单修改文中部分数据,重新梳理一下加息路径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叙述方便,将本次美联储加息与2015-2017年美联储加息周期进行对比(以下简称“旧加息周期”)。

一、利率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同业交易商协会发布的1D Shibor(1天)利率在2019年8月曾达到过3.6%的历史高点,远超2015年加息伊始的2.75%,也高于上一次的加息终点2.75%。若按以往的惯性,央行将会继续上调利率水平。但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逻辑。 从国际环境来看,各国降息潮汹涌而来。为了抵抗通缩,提振GDP,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祭出降息大招。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制造业基地,外部需求疲弱,进口通胀,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央行或将被迫跟随降息步伐,利率水平存在下调的可能。

二、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反映的是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资金供给,二是资金需求。旧加息周期中,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外汇储备丰厚,加之宏观去库存背景下流动性相对充裕,资金供给端并非制约利率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而当前形势却大不相同。

1、货币供给 新的降准空间有限,MLF到期量较大且存在置换可能,公开市场操作以对冲到期为主。短期内,流动性投放仍以对冲到期为原则,预计利率波动性加大。从长期来看,随着财政政策和基建投资的发力,资金供需关系或将得到改善。

三、信用利差 中短期限的信用债收益率已经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国债收益率,表明企业融资的边际成本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央行继续通过加息工具引导利率上行,债券市场的表现恐将恶化。一旦企业的违约率上升,信用的风险溢价也会水涨船高,进一步加剧债券市场下跌的力度。 另一方面,较高的信用利差也反映出企业融资的难度较高,经营业绩受制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倘若央行的加息行为无法有效抑制通缩预期,信用利差的扩大无疑是对企业经营前景的二次确认,对企业信贷的需求将会下降,央行加息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