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属什么生肖?

华武峰华武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普贤菩萨,亦称“遍吉菩萨”。唐代因避讳太宗李世民之名中的“世”字而略称“普贤”。为礼佛大殿之首。 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记载,他生活在古印度乌仗那国。父亲名字叫做“觉华”;母亲叫“光慧”。在还没有生下孩子的时候,就梦见两只手捧起一切世间的圆满,于是就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普现”。后来,这个名叫“普现”的孩子长成了一位聪明伶俐、智慧无边的青年,被尊称为“普贤”。

关于普贤菩萨的生辰八字(出生时间)和属相,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隋朝杨坚建文帝时代,有一位国王名摩尼珠,他的夫人叫妙善。两人没有子女,就收养了一个孤儿,取名“释菩提”。长大后,释菩提前往印度求学,学成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广收弟子,弘扬佛法,并造了一座五层塔来供奉释迦牟尼的肉身菩萨像。

由于这座楼阁式建筑通体都是砖石结构,因此十分坚固,历经数代而不倒。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法师,后人就把这片地方命名为“真迹寺”,把这座五层楼阁式建筑命名为“释迦菩提塔”。

据说普贤菩萨就是在此时于此地出生(注:此说与《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中载,观世音菩萨于“劫初成道”之说相合,可见此“生辰八字”之不实)。

第二种说法是:唐宪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有位西域来的僧人,带着一只奇异的野兽进入成都。这只野兽体型似马,全身长着白毛,但头上却无角。该僧告诉人们,这是一种瑞兽,名字叫“白额象”。每当它出现之时,都会带来祥瑞的征兆。不久之后,皇帝便派人来到成都,将这头白额象送到东京(今河南开封)供养起来。

与此同时,在陕西扶风县的一位寺庙里,也出现了一头形似白马的白象。这头白象还通人性,知道人在思念它时,就会主动走到人面前以示亲昵。后来,这头白象被送往洛阳,进献给唐代宗李豫。 李豫见到白象非常高兴,于是就询问宰相裴度这象到底来自何方。裴度回禀说:“这象是西域胡人的贡品。”李豫又问:“那么它到底是公或者母呢?”裴度回答说:“应该是一头雌象。”李豫听了不禁大笑,说道:“看来果然是个女人。如果它是男人的话,见到朕一定会顶撞犯上的了。” 就在这头白象受到宫廷推崇并被赐予一个“妙德”的名字时,一位在蜀地的僧人来到了东都洛阳。当他得知朝廷内竟然有头来历不明的白色大象后,立刻入宫向帝后呈献一件神秘的礼物——一只用莲花台作为底座,上面供奉着一粒珍珠的舍利宝瓶。 唐宪宗和李太后见了这珍贵的礼品,都非常惊奇。他们接过宝瓶,发现在里面真的有一粒珍珠,而且这粒珍珠正在缓缓旋转,光彩耀目。

当宪宗问道这宝物究竟是什么意思时,那僧人答道:“这是西方佛教的圣物‘摩尼宝珠’。”接着,他又娓娓道来有关这件宝物的传说故事: “在遥远的天边,有一个国家叫做‘具塞伽蓝’,那里有一座宏伟的寺院。寺院里供奉着三宝:佛、法、僧。在佛座之下,有一块重若千钧的宝石,颜色湛然清澈,宛如海水一般。无论你怎样转动它,它的边缘总是不会沾上丝毫尘埃。这块宝石就是佛门的‘摩尼宝珠’。

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佛祖涅槃日,各大寺院的僧侣们就会聚集在‘具塞伽蓝’寺院里,庆祝佛诞。他们将‘摩尼宝珠’请出来,让所有人瞻仰。随后,他们将米粥洒在摩尼珠上,让它随波漂动,以此象征用施舍的粥糜洗去众生心中的烦恼和污垢。 过了几年,“摩尼宝珠”在皇宫里受到了另一番优待。 有一天,唐宪宗对大臣们说道:“我听说佛门里有件宝物能够消灾解难,名叫‘摩尼宝珠’。现在正是腊月时节,我希望你们能选一个吉日良辰,到少林寺将这宝物请来,赐给朕的妃子们。”于是,文武百官按照皇帝的旨意,挑了个好日子,率领着一队人马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请出了这粒无价之宝的珠子。

回到京城之后,这粒摩尼宝珠就被奉御嫔妃,当作一种能给人带来平安吉祥的宝物。 据说,当时宫中有位皇贵妃曾经生过一场重病,皇帝担心她病势沉重,命人将这颗摩尼宝珠送到她的宫中。那位皇贵妃虽然身患危症,但却对这粒神奇的宝珠产生了奇特的反应。她看见一颗光艳的明珠正从远处徐徐而来,当她即将要闭上眼睛失去意识的一刹那,忽然间,这颗明珠飞到她的嘴边,停了下来。她张口欲咬,可是怎么尽力也咬不到,只闻到一阵扑鼻的异香,随之昏沉睡去。

第二天早晨,她病愈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的病症已经全然消失,犹如梦中一般。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