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奚可鑫奚可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苏子、苏薄荷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紫苏全草可供药用,根茎肥厚,略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叶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卵圆形,边缘具锯齿;花白色或带紫色;浆果直径约3mm。以叶厚、色紫、有芳香者质量较佳。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中国药典》:【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胸膈满闷,腹泻。

《中药大辞典》:【功用主治-紫苏功效】清热,消炎,解毒,祛寒,除湿,通络。治肺炎,感冒,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肠炎。

《陆川本草》:"祛暑解热,发汗。治中暑发热。" 《泉州本草》:“清暑解热。治伤风感冒。”

现代研究证明:紫苏中含β-蒎烯、月桂烯、柠檬醛、香茅醇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 还含挥发油1.5%,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醛(68%)和醋酸苯丙酯(7%);又含多糖23.4%,粗蛋白9.95%,还含多种氨基酸。 临床实践表明,紫苏用于治疗下列疾病有效。

1、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性感冒。由病毒引起来的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辨症属于伤风感冒范畴。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发热,有些患者可有轻度咳嗽,少数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症状。治疗可用紫苏叶煎汤代茶饮,或者泡澡,每次10~15分钟;病情较重者可于药液中加少许红糖。

2、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少痰、气喘等症状。治疗用紫苏叶、薄荷叶各30g,青葱白(连须)6棵,生姜3片,水煎,饮服,每日1剂。

3、细菌性痢疾: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炎症,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等情况,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的白细胞以及脓细胞。治疗可用紫苏叶、金银花各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