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位性皮炎怎么调?

何曼沭何曼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儿童异位性皮炎,中医称“胎痒”、“奶癣”等,好发于2~3岁的婴幼儿,也叫婴儿湿疹。 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多对过敏体质相关;发病部位广泛、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幼儿常烦躁不安、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可迁延至成人甚至终生。 其诱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和代谢障碍等等;外部环境如食物、药物、感染、环境改变、接触物刺激以及全身疾病等均可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或加重。

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的“奶藓”“胎癣”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异位性皮炎”相类似,认为其病因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血虚风燥,或湿热内蕴所致。

治疗原则:祛风除湿,清热止痒。 验方如下:①生地9克,丹皮6克,黄芩10克,黄连5克,苦参6克,蝉蜕6克,僵蚕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牛蒡子6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②紫草10克,马齿苋10克,蒲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土茯苓10克,山豆根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当归8克,苦参6克,蝉蜕5克,黄柏5克,苍术5克,薄荷(后下)3克,大黄(后下)3克。水煎取药汁,加白醋适量,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③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2克,花椒6克,艾叶6克。水煎取汁,温浴患部15~20分钟,日1次。④生地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6克,丹参6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桂枝6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还可以采用中成药和外洗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紫草栓、曲咪新乳膏(含激素,不宜长期使用)外涂患处,每日1-2次。同时可用中成药五妙水仙膏外涂局部,一日多次。若湿疹严重伴有流水、渗出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其他雷夫诺尔液进行冷湿敷,每日数次。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